2007年从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测绘专业毕业,至今已十三年了。
2007年毕业时立下flag,决心要从事海洋、气象和地理信息方面的工作,虽历经波折,最终还是得偿所愿来到现在的工作单位,成为了一个海洋测绘工程师。回首这十来年,从一个毕业之前从未见过海的懵懂之人,到一个担任大洋航次的首席科学家,不禁百感交集。
2015年开始自建个人博客网站—xiaok海洋测绘网,初衷主要是网上做笔记,有网的地方就可以査,比较方便。没想到有些同行看到了以后,评价不错,这给了笔者更大的鼓舞。
2016年,发现了市面上坐标转换软件不是很完善,比如:开源软件Proj不支持转换参数计算;Coord MG程序,即著名的笑脸程序,投影少,且墨卡托投影(海图投影)转换有误;单位使用的EGS公司坐标转换程序Geocal,只有投影转换,且不能在64位机器上运行。因此,利用闲散时间,历时1年完成了坐标转换程序OpenCoord第1版,一直不断更新迭代,作为xiaok测绘网的公共产品提供给测绘同行使用。
2018年开始开通了xiaok海洋测绘网的同名公众号,将自己之前写的文章重新整合发在公众号。之后,只要写了比较长的文章,都会在网站和公众号同步发布。至今,网站有283篇文章,公众号有79篇文章。当自己开始写文章以后,就发现自己写的能力确实欠缺。没有捷径可走,唯有多写,现在给自己定的任务是每周1篇。
网络上,思想横流,但缺方法论。对于博主来说,方法论就是数量出真知。这个方法论是从九边的《向上生长》中看到的,在2020年注册岩土专业考试中得到了验证,是博主现在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。在准备考试的11个月里,疫情期间每天保证6个小时的学习时间,上班以后,每天也保证3个小时,无论是出差还是出海,拎着1箱子书,风雨无阻。每天做25道题,总共做了7000道题,超过了通过考试的门槛—5000道题,最终,2021年1月高分通过了注册岩土专业考试案例。有人会说,一旦上了8个小时的班以后,会感觉到累。此时,如果还想保持一个较好的精神状态,就需要运动,比如慢跑。有的人一天工作12个小时都不觉得累,有的人8个小时就坚持不住,其中奥秘就是运动。
自从掌握了这个方法论以后,就会发现,人的焦虑程度降低了,身体和精神状态也好很多。至于人的焦虑程度为什么降低了,可能的原因是:空闲时间被运动和写文章给填满了,没有时间焦虑了。现在博主将这个方法毫不保留地分享出来,大家可以一试哟。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目标,但还不知道怎么实现的人,效果绝对刚刚的。
以上内容是《海洋测绘十年》的简短序言,《海洋测绘十年》主要是海洋测绘网的文章汇编,文章主要分三类:(1)海洋测绘设备的使用经验,主要是进口设备的使用经验;(2)海洋数据处理和编图,比如CARIS、ArcGIS,GeoSoft、CAD等;(3)自编软件,比如OpenCoord,还有今年一定要完成的海洋三维管线信息系统(基于mars3d),明年及以后的任务是开源多波束软件。除此之外,写了很多综述文章,阅读量最大的是GNSS方面的。还有3篇使用大型无人船的文章比较受欢迎,这3篇都是白天干活,晚上花3个小时写完的。最近正在写的国产海洋设备系列,每篇都需要花4-5个小时,希望能给海洋测绘公司一些参考吧。
既然海洋测绘网已经有了内容,为什么还要出版这本书,主要原因有三个:
(1)博主及同事评职称的压力,自我总结的需要,无论是横向项目还是纵向项目,从采集到处理,从制图到报告编写,对海洋测绘同行有较强的参考和指导价值;
(2)综述文章如何应用到工程中的问题,特别是GNSS和EGM2008,可指导海洋测绘工作,网站上并没有说;
(3) 海洋数据处理和编图版块一些未包含的内容,比如地球物理软件处理及GeoSoft制图,CARIS的一些高级应用等,涉及到一些同事的工作心得,实践性较强,网站并未记载。
《海洋测绘十年》计划2022-2023年出版,出版费大约5-6万,一般书号大约4-5万,印刷费1-2万,自己及同事出一部分,还是有一点经济压力。同时,也是方便知道有多少人会买,到底需要印刷多少本,有的放矢,现发起众筹:
(1)《海洋测绘十年》(暂定名)一本,100元,绝对物超所值;
(2)《海洋测绘十年》(暂定名)一本+海洋三维管线系统(基于cesium和mars3d)本地示例数据文件和源文件,1000元;详细内容见系统中期总结、系统完结总结
(3)《海洋测绘十年》(暂定名)一本+OpenCoordV1.1.1全部源码,3000元;
众筹的办法:扫码添加微信公众号,在微信任一文章后打赏,并留下地址,博主将记录打赏人的地址和微信名。博主会实时更新书籍的进度。
已有 9/3417 人参与
评论:
发表评论: